6.30.2025

全球化:解锁地理、文化/文明、宗教、政治制度

我还记得我在前文里面叙述了地理、文化/文明、宗教、政治制度等影响因素:

地理的影响:《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文化的影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宗教的影响:《洗脑的历史 ——祸害世界三千年的极端思想控制术解析》 

 政治制度的影响:《国家为什么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但现如今,地理上你可以洲际旅行、文化/文明上你可以改装易服换语言、宗教上你可以另外皈依、政治制度上你可以和平演变。如果只折腾你一个人的话,那就更简单了,只是花费机票钱而已,外加学一学语言、改信一下宗教,再换换意识形态。以上这些都不难,唯独机票钱不好折腾(成本大)。

我现如今就还在折腾机票钱中

宗教自由、移民与私有化:

“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商业已卷入”规则变化之母“(mother of all regulatory changes)——私有化或民营化的浪潮之中。从中国、前苏联乃至于英国,一直在国营垄断体制下经营的公司,如今在瞬息的决策下被置于竞争的环境之中,它们没有应付竞争的经验。过去它们没有必要从市场中招徕用户,因为不管怎么说,一个垄断性企业需要向顾客献殷勤吗?”

越是糟糕的地方,对于你的迁徙限制也就越多。你如果被困于一个地方走不出去,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未来了。别处的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对你来说也就不覆存在了。详见下图

就好似那在民主制度产生之前的社会一样,别处的社会对你来说是不覆存在的。

1

1


6.28.2025

迟到

大家好,我是曾伟航。

今天早上,我的信用卡账单快到期了。我在一年之前曾协助过一位我自认为的朋友。平等的朋友关系。金额在4000美元以上(我指的是这次足以覆盖我所遇到的麻烦)。

要是在下个月之前,这人不想留我的话,我可能就得返回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了。如果美国不留我的话。

当然,我的所作所为我打算把它局限在平等的朋友关系层面,这是我的为人。不管事情公平与否。我自己需要面对我自己的良心,不能在自己这方出差错。

我在我的过去曾叙述过“人的可延续性”这个概念,因为大部分人都生活在社会之中,而即使是亲戚朋友血亲等也会相继老去,你只要不自杀,就得面临这个问题。

==

长梦依旧:

其实我曾经给我自己准备过我如果走不出来的话的后路。除非真得走,否则的话当时的准备就属于是浪费资源了。

因为这些准备我只能往下走才有下一步,现在看来后悔破釜沉舟已经晚了(釜已破舟已沉)

--

美国中本聪:如何隐藏你的踪迹,避免追捕?

原文:点我

原文的评论区修复后版本:点我


编程随想的分享如若过时?

一份对于startpage的补充: 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相对来说有迹可循,类似于用字典词典等学语言;信息聚合类服务(比如ChatGPT)有点类似于用机器翻译来学语言。反正我在自学的过程中不打算放弃字典词典。


高级长期威胁、物理接触与身边人:

知行合一。我在2023和2024年的时候,曾被这种事情搞得很狼狈。当时我身边几位朋友对我美元支付接口的验证信息有物理接触的可行性。我最后发觉这种行为防不胜防。

那么,你是否也可从类似场景出发,设想一下从其配偶或家属比如子女等物理接触可行性最高的角色出发,重温当时把我搞得防不胜防的那些行为?

其实物理接触这种权限比较重要:要是硬件都亡了,软件还能幸存吗?在生活方面好像也是。我以往上过的当大部分都和物理接触权限有关。房外是车,车外是税,源头是收入来源。车和税以及收入来源方面我也上过当的。

而我在我的过去,也不过就是设立了5个篮子,然后把相关的情况往里面放

然后亲疏远近,也是从1到2到3到4再到5。只是运气不好的时候,比如我的曾经过往,那么5个篮子里面全是人渣,那时其实我也没啥牌可打。

==

百姓平均能力水平、陷阱与抵制:

我还记得我曾经放过这个图,然后在当前博文里面我也提到过地理位置等因素。

因为从大到小来排序比从小到大来排序更有可能接触到本地实体网点,但我从未筛选过它们。

现目前一家被除名了,外带我以前旧的人际关系。只是关于人际关系的部分,我要是真想把它们完全放到政治层面,也不过是可以算入TWC的2020年那次左右的金额。就算是单独的,600每月的价格其实比我那1200+600+600便宜了。

我刚刚又一次阅览了我的旧的人际关系。政府和民间的确存在区别。

只是以后我或许会引入别的候选名单,或者是反向操作(避开陷阱罢了)

陷阱,啥意思?找借口封锁你支付它的可能性,然后就开始大张旗鼓地收取各种滞纳金还顺带想办法推你入黑记录。但我来年报税的1099自雇部分也是一样的,只是现目前没啥滞纳金罢了。

--

操作办法之银行篇:

“不好好使用现金,简直是编程随想的学生里面的耻辱”

知耻近乎勇。让我来看看我在我的过去有哪些错误可被学习吧:

首先是BOA,我在刚来美国的时候,即2020部分,初接触某一环境且严重缺乏参考信息,在灰狗汽车站还曾担惊受怕,最后没避开BOA的规则,被收取了一次12美元的月费

过后,我曾回过中国大陆一趟,新冠病毒病原体刚刚散布满美国各地那时。据我回忆,我那时已妥善处理BOA的账户(月费规则),是取走的几百现金后来入了BBVA后来自己骑自行车去BBVA取出的余额(同样妥善处理了账户)

也就几百美元,我在那年的年末却再次重返美国(那时有那时的原因)

在那时相同城市的BBVA还在运行,但我没能成功在店员的帮助下重启账户,过后我开始对我自己科普美国的银行列表,辗转在24岁之前入了两个富国银行的支票账户。

过后是我在美国待的最初那几年,即从2020到2021。在2021阶段,我尝试出了居住地址附近不开车勉强能抵达的BOA信用卡(旁边那富国银行网点在装修)。我开始把资金从富国银行腾挪到美国银行,然后又是辗转几年。

2022,没啥变化。2023的后期,因为我“基于参考信息的缺乏,和‘赵家人’做了笔交易”,所以我才再次重新观察美国的金融行业。基于“考量最少”的原则,选了“四大银行”作为起始棋布学习资料。我被准许使用框架内的部分产品。只是那时我申请部分产品比如信用卡功能时有没获批的情况。

2024,“继承交易内容,我在2025年时面临的困境也因此而来(预判)”,我最后退出的是富国银行的那两个支票账户,在我25岁生日之前。往前看,是摩根大通的储蓄账户。我知道摩根大通的支票账户规则,但据我回忆我之前没有申请过它。关于美国银行的储蓄账户,我倒是到现目前还没有去关停它。我在此期间在25岁生日之前也没有被美国银行的支票账户找过月费的麻烦。关于富国银行的储蓄账户,据我回忆我应该是收到过利息即我曾经开通过它,在2023阶段?总之我在25岁生日之前关停了它。到最后,我仅存美国银行的储蓄账户和花旗银行的储蓄账户。

2024阶段我“继承交易内容,我在2025年时面临的困境也因此而来(预判)”,当时我是无牌可打的。

在2025阶段,即现如今,我有花旗银行信用卡、美国银行双信用卡的麻烦,然后还有花旗银行储蓄账户及美国银行储蓄账户的麻烦。

所以我才开通了另外一类似于花旗的另外一个银行的服务(只可惜不知道是不是我步骤不对,我未能按预期将全体功能实现)。所以我暂时还脱离不了之前的必要服务。

其实事情是有前因后果的,否则的话我可能也就会按照另外一种步骤一步到位避开我刚刚叙述的这么一长串历程了。好在最终基于同样的方向,第二个替代产品有了。只是往前推算的话,如果前面挡路的部分消除了,后置部分依次闲置即可。

预防?有个锤子的预防办法。没得办法预卜先知的。





大家好,我是曾伟航,今年年满26岁。

编程随想的博客的这一备份有电脑版历史评论功能,故我引用它:点我

我在过去的这几周曾来回往返于中美两国,所以不管我的价值观如何,先感谢两方政权的不杀之恩。

前两天我在机场转机的时候曾感悟出一些内容,现搬运到当前博文评论区,同时附图点我

我在我的过去曾总结过4大影响因素,到现如今此理论尚未被推翻,故我搬运如下:

地理的影响:《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文化的影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宗教的影响:《洗脑的历史 ——祸害世界三千年的极端思想控制术解析》

政治制度的影响:《国家为什么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部分我日后阅读的书籍和这4大影响因素有关,但没有指出第五大影响因素,所以我此处暂且不谈。

我曾遇到过“1:我自己2:她甲3:他甲4:她乙5:另”这5大类人群,这份框架是我尽可能去精简同时没办法再减过后的结果,只可惜我在往后的日子里面还是不得不干活(点评中国社会九大阶层——没有公平、难以流动、无法稳定),所以我才在这凌晨3点左右半夜起床,冒着倒不好时差的风险,把我的经验感悟汇总在当前博文,同时精简隐去我的不必要博文。编程随想博主的遭遇,究其前因后果,大概也不出我当前博文所指出的这些影响因素。

只是,这20000次饮食,每天一次左右,一共50年,少了它,酷刑折磨也无法实施(否则饿死)。中途断掉3次或以上,后续再丰厚的潜在饮食机会,也可能无从谈起。

所对应的劳动,如果远大于劳动报酬(劳改),那么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劳动力和器官了。别类人口贩运也是基于劳动力和器官然后往下衍生的(相关内容点我)。顺带感谢美国机场特别是国际机场洗手间里面的那几份人口贩运预防求教布告。也许讲英语的好心人是存在的,只是我在2021年过后就不再使用中文,所以从华人处上当受骗不太可行。我之前那1、2、3、4、5类人群里面曾经利用过我的那些人,都尚未习得中文的。

也许每一次国际旅行其背后都是有前因后果的吧。我在2019年来,2020年年初走,2020年年末回,2025年6月初走,6月中旬回,回后又走,然后与6月月末回,现在在这儿打字,我恐怕早已承认了我的异议人士身份然后也无惧饥饿了(2025年期间我在中国呆过)。

话说,关于那1、2、3、4、5方面的人群,我自己其实时时刻刻都有买票回国的选项的(2024年或之前),大不了一走了之,所以可能也谈不上什么逼迫与否。

我接下来要干的事情,也许是择业然后就业,在我无钱可花之前。不管是在何地(此地图的概念来自于书籍《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政治制度:公司的区别。

我刚刚提到了择业。也许我可以把“公司文化”和“政治制度”相提并论(广纳式和榨取式)

==

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

我在当前博文的评论区里面曾两次留言,其写作环境类似于汪洋大海航行途中的五月花号甲板。我缺乏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2020、2021、2022、2023、2024、2025,以及1999到2019。我如果写不出来我当时每一步抉择的下棋思路,那么我在当时还算得上是有自主意识吗?

然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反脆弱分析:在1999到2019年期间,我在这段时期的结束部分接触到了编程随想的分享。但在这段时间的前面部分,我自己没接触过啥反脆弱方面的成长机会。在2020年,我所接触的反脆弱成长机会是某个被称为“dead end”的环境,所以我在以后有机会未雨绸缪。在2021年,我在那时勉强依据2020年时候的情况安排了我的下一步。在2022年,我依据2021年成长环境的弊端安排了我的下一步。在2023年,我依据我在2022年所遭遇的处境安排了我的下一步。同时,我需要封装我的社交部分(2023年),因为新变化肯定会到来的。在2024年,我安排下一步的方向其实也就是2023年的翻版。在2025年,我接触到了新的成长机会,所以我现在才有机会在这儿写下某种也许可执行的操作办法。

来自于过往的折磨也许能够给你的未来带来基准安全线:

我在我的过去未曾收到过太多来自于工作的折磨(中国农民工,搬砖...一类)(建议列为看官直接复制关键词“中国农民工搬砖”于基于谷歌的搜索引擎内查看相关报导)。这是我最大的短板。我在我的过去基本上处于依赖“无条件基本收入”的状态,所以对于这种状态外的生活有些束手无策。

“榨取式”环境的适应性:

当前博文本就是在考虑“榨取式”环境的情况下写作的。你首先不得不解决需要花钱的部分,然后才有空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