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某人的感情可以强烈到什么地步?
如果现实生活对你不依不饶,所以你就放弃掉你在乎的人?
其实,每个人的观念都自成一体,总有和你更相近的人,也有和你的伙伴更相近的人。所以这是可延续性。然后关于观念框架,加上我自己,是1:我自己2:她甲3:他甲4:她乙5:另,这份框架是我尽可能去精简同时没办法再减的结果,后文中用1、2、3、4、5来代指。人,从此就不死了。因为总有和你逝去亲人更相近的个体(即我的这套模型对别类情况也通用)
如果分子为平均寿命,分母为平均生育年龄,那么现目前大部分社会的值为3若为4,则20的80?或15的60,前者不能够在80岁之前死去,后者需在最后平均值15岁期限间完成任务那么,若为3,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你的祖辈、前辈、长辈,同辈,以及子代、后辈、后代,都不一定在你离世后离世。我对自由意志的认同大于决定论,所以我在上文里列举的1、2、3、4、5更偏向于“同辈”
如果分子为平均寿命,分母为平均生育年龄,那么现目前大部分社会的值为3
回复删除若为4,则20的80?或15的60,前者不能够在80岁之前死去,后者需在最后平均值15岁期限间完成任务
那么,若为3,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你的祖辈、前辈、长辈,同辈,以及子代、后辈、后代,都不一定在你离世后离世。
我对自由意志的认同大于决定论,所以我在上文里列举的1、2、3、4、5更偏向于“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