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2025

中国没有未来

或许是有,但我曾试图尽力了

政治科学入学入门

我当前博客的旧博文没啥删改价值,我就把它们留弃在那里了

我人生到目前为止有3个转折点,第一个是移民的决定,第二个是暂时脱离合作,第三个是没有一心留在爱信精机。第一个转折点似是而非,我舍弃的是按部就班的预设余生;第二个转折点我是赌上了入不敷出的可能性,我舍弃的是活命的机会;第三个转折点其实和第二个没啥不同,我舍弃的是苟延残喘的余生。

采用实名策略且不是小打小闹不是潜伏者的身份,依赖于面面俱到的协护(对外国防要员),除此之外,政治素质不应靠实名策略来延护

然后,从社会分工和民主化及其维持所需资源上来看,一个社会里面若有相当的力量及资源支持民主化及其维持,事情才有未来(否则的话人们要是完全互不理睬,我也就只能去荒野求生了)

10.13.2025

国富论与相互依存

生前死后,自然状态。母语习得,共同想象。

国富论一书里面,曾指出人在自然状态下只能荒野求生,你要是感兴趣,我还自己收集有一版无彩图的FM21-76美军生存手册。

狩猎-采集,畜牧-农耕,历史上热兵器的出现打破了前后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历史典故: 成吉思汗)(《国富论》)

我在当前博文的评论区里面,曾谈到过“追随编程随想的道路”,但我也得面临“变与不变”,比如:汽车、电脑、语言(我想曾遇到该博客的朋友能知道我指代的是哪一个)

所以,DEI的价值,在我看来,是让不同文明之间的个体也能互相配合,社会分工(《国富论》)

--

博弈论与支配策略(先人一步)

先设想这样一个情境:你如果不产粮食,在某天干完活后,遇到别个农民宁可饿死也要罢工的情况(其实“公民抗命”,在某种程度上,就为宁可自己饿死也要把目标群体强行挤入自然状态)

为众人抱薪者,不应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众人开路者,不应使其困顿于荆棘

每个人都只能完成其力所能及的自身那份工

--

共同灭绝

不妨看看复活节岛的例子(《崩溃》)。并不是谁背叛了谁——与之相反,这群人在一种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下被耗尽了资源。我在我的过去没有料到“非暴力不合作”、“公民抗命”也会有带来灾祸的时刻。即人祸被避免,但自然状态下的天灾让你不得不荒野求生。如果百姓对民间自组织也极力规避,“大家宁可饿自己也要去饿别人”,人与人之间没有相互接触,连母语都形同赘余(虽然在涉及亲代-子代的情况下不至于此)。这种复活节岛般的历史是不是在你面前栩栩如生了?








10.02.2025

黑天鹅事件

我在一年前,通过博弈,搬离了某个掩盖了波动性的虚假安全环境,我指的是入不敷出的可能性

一部分困境的陷入,是由于没能在最后期限“跳出温水”(例子温水煮青蛙)。譬如当时,我如果逗留,那么我基本上也就没可能重返中国大陆了(没理由也没能力)。同时,基于已知向外推理是有局限性的(例: 发现美洲新大陆),譬如人文科学。认知以外新知识的习得还得靠社会科学。

--

多栖生存

如果说

越是糟糕的地方,对于你的迁徙限制也就越多。你如果被困于一个地方走不出去,那么这个地方就是你的未来了。别处的地理、文化、宗教、政治制度对你来说也就不覆存在了。详见下图

就好似那在民主制度产生之前的社会一样,别处的社会对你来说是不覆存在的。


背景阅读

从天文到地理到文化/文明到宗教到政治制度到个人。

天文:《千亿个太阳——恒星的诞生、演变和衰亡》

地理:《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文化/文明:《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宗教:《洗脑的历史 ——祸害世界三千年的极端思想控制术解析》

政治制度:《国家为什么失败——权力、富裕与贫困的根源》

个人:《菊与刀》(指责、羞辱、恐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