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地图的配色,众网友各有争议(参见各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
文明是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的,当参与其中的成员丧失其贡献有效性时,文明就相对消亡。贡献有效性,是关键部分。
再说一次,对于该地图的配色,众网友各有争议(参见各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然后,
论及贡献有效性,
我在1999年到2019年,主要接触的是中华文明
2020年到2021年,是第一个圈子,我认为其属于中华文明
2022年到现如今,我尽可能地提供贡献有效性给西方文明,我若退出也不难,就像我退出自己的生命一样。另外,不排除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我在这期间也许接触过别类文明//对于该地图的配色,众网友各有争议(参见各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但我没有主动搭理它们,我最多存在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
对于贡献的兼容性来看,基督教教义看似没法剔除。文明的冲突体现在别的层面
我在最初撰文的时候,曾提到过“我自己也许该消亡了,我不排除我在之前好心办了坏事的情况”,在那时过后我整理了后一篇博文“脆弱、健硕、反脆弱”。
我自己的极限,是否也就止步于寒冷、酷热、饥饿..这些?我曾向别人提及反出生主义,其缘由,要么是为寒冷、酷热、饥饿..这些,要么是基于消极自由。
我也曾筹备过我自己的个人品牌
--
文明与人
脱离了人的文明似乎无法单独存在,而我的一言一行,也是组成部分
我曾将我的人际关系简至不能再简,即1.我2.她甲3.他甲4.她乙5.另
脆弱、健硕、反脆弱
回复删除反观
1.影响因素:未筹备。我在以后也有可能遇到类似情况
2.目前
3.以后
--
人件
软件
硬件
--
从经济上来讲,远离了自然状态的社会分工让人不能够与别人分离太远,而“文明是由每一个个体所组成的,当参与其中的成员丧失其贡献有效性时,文明就相对消亡”,这份消亡在成员间是双向的
文明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双向消亡
自然状态与博弈
我昨天错失的这次机会,也不过关乎自然状态和博弈。譬如,中国大陆的自然资源并不匮乏